地基基础
行业热点

【特约评论】回顾岩土工程界的几次讨论与争论

作者:李广信 擅长领域:地基基础、建筑结构、智能化管理

-转载自《中国岩土网》

《岩土工程学报》创刊40周年,邀请我写一点东西表示纪念。回顾岩土工程界的几次争论,我都参与了,写下如下文字以资搪塞。      

《岩土工程学报》已经创刊40年了,对比书案上80年代面黄肌瘦的版本和现今宽大厚重的体魄,感觉它确实是长大了。感谢南科院多年的培育和扶植,使它立足于岩,扎根于土,风雨寒暑40年,枝繁叶茂地屹立在虎踞关上。

1979年正是全国意气风发,全民奋进的年代,岩土界的老先生们劫后余生,痛惜失去的十余年,一方面努力向国内介绍这期间国际上岩土界的学术进展,一方面尽力组织队伍,奋起直追;中年的岩土科技人员则满怀斗志,热情地拥抱“科学的春天”。适应这一形势,黄文熙先生以其崇高的学术威望和人格魅力,联合六个学会,创建了《岩土工程学报》这一在岩土界最具学术声望的刊物。

在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青年岩土科技人员尚未走到前台,78年“文革”后首次招收研究生,报考岩土工程专业的考生很少,连黄文熙先生也没有招到学生(我是从水工专业转来的)。包括后来的第一批三个博士生也都是前朝的遗珠,如大熊猫一样被单槽饲养着,大批新科的秀才们还都没有出栏。所以尽管70-80年代的学报其貌不扬,文章的作者却几乎都是院士与大师们。

如果按照现今“杰青”的标尺,我那时尚可忝列为青年。在1986年的第一期上刊登了濮家骝老师和我的 “土的本构关系及其验证与应用”[1]一文,这是于1985年在湖北老河口召开的“土的抗剪强度和本构关系学术讨论会”的一个大会综述报告。老河口会议是一次可列入我国岩土工程史册的会议,一方面名人荟萃,有幸见到了当时岩土界几乎所有的著名学者,另一方面,也是岩土界两代人的首次会面与碰撞。记得那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多达182篇,成为以后土的本构关系研究的索引。我是在研究生期间才学习英文,在选题之前,黄先生要我至少精读100篇英文的关于本构关系的论文,当时是逐字逐句的笔译,硬皮的笔记本就用了十余本。可是当时只记下来期刊和文章名,未记年代、期号和页码,当时又没有网络,撰写此文时,只好又跑图书馆逐篇落实,教训颇为深刻。

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百花齐放的本构模型研究已经持续了十余年,人们开始注重于其工程应用,并注意到一些脱离工程的理论研究倾向。在1991年第五期发表了我的“关于土力学理论发展的一些看法——兼与杨光华同志商榷” 一文[2],此文的内容有的放矢,受到一些工程界老专家的赞同,但也存在一些片面性。杨光华是从力学学科转到岩土工程领域的,后在广东水科所(院)工作,理论与实践也没有偏废。后来他在料峭的寒风中,从广州来到北京,投师于我,完成了水平很高的博士论文。将广义位势理论删繁就简,力求实用,在计算三峡二期围堰应力变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成为我国岩土界为数不多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阅历的专家。也可以不谦虚地说其中也有我作为导师的功劳,我们十分融洽的师生关系从来没有受到这篇颇为尖锐点名批评文章的影响。

从2006年起,黄文熙讲座要求撰稿人亲自报告,我的题目是“土的清华模型及其发展”[3],讲过之后,又讲一个简短的“岩坛六弊”[4]。主要是讲研究生由于遵照发表论文的指挥棒而出现的一些投机取巧的做法。后来有人投书于我,认为其中的某个例子对他产生了很大压力。我只能表示道歉:对其中的例子当时是只记其文,未记其人;有意揭弊,无意伤人。

岩土界另一次著名的争论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当时颁布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5],关于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分算与合算,在岩土的学术与工程界都引起旷日持久的广泛的争论。北科院的陈愈炯先生在学报的1999年第二期发表“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6]一文,对南科院魏汝龙教授一些文章[7][8]中的观点提出异议,魏先生给予回复。本文不拟介绍各自的主张,也不作评议,只讲其过程。这样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之后,文章的温度逐渐升高,语言也时现火星,使朋友们很不安,也令张宏宇编辑很为难。记得是王正宏教授向我建议:是否请黄文熙先生说几句话?我就找了黄先生,说明来意,黄先生笑而未答。我猜想可能是这样变成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学生斗气,由90岁的老先生劝解,岂不成了岩土界的笑话?当年召开土力学的年会,大家把两位先生安排在宴会的同桌,结果杯酒释前嫌,大家都很高兴与释然,体现了我们水利界的岩土人乐山乐水仁爱睿智的风度。

后来在2000年第三期学报发表了我和沈珠江先生的文章[9],[10],《编者按》指出“本期发表了李广信、沈珠江两文,既是这一讨论的继续,也是这一讨论的终结”。

进入21世纪,一场规模较大,旷日持久的争论发生在2002年前后,它是1982~83年那场争论的继续[11]。先是在2001年第六期学报发表了毛昶熙先生等人的论文“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有限元计算” 一文[12],文章以土骨架为对象,通过渗透力计算渗流对土坡稳定的影响。随后在2002年第三期同时刊出三篇讨论文章[13],[14],[15],其中一篇是由我的博士生执笔,有我署名。毛先生对它们均作了答复[16]。我们那篇文章只是讲①用饱和土+孔隙水压力与用土骨架+渗透力,计算有渗流的土坡的稳定是完全等价的;②一般用孔隙水压力计算较为便捷。其他讨论者也都承认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二者会有差异,并且很难讲哪一种更优越。目前的争论也只限于瑞典圆弧法,发展和推广考虑条间力的更先进分析方法是必要的。

2003年第六学报的《焦点访谈》上发表了沈珠江先生的文章“莫把虚构当真实——岩土工程界概念混乱现象剖析”[17] 。沈先生作为学报的主编,澄清一些长期模糊的土力学概念,是无可非议的。但文中最后写到“作为主编,笔者同意在岩土工程学报上发表毛昶熙教授的论文,是有所考虑的,即通过进一步讨论让岩土工程界有更多的专家认识到这一研究方向的错误”。联系到2002年成批抛出的讨论,似乎是有组织的行动了。这就引起了毛先生的不平,认为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学术讨论的氛围。

近年来对我在学报发表的与渗透力有关的两篇文章[18],[19],毛先生都发文给予指教,可见他对此还是没忘却的。毛老先生现已年过百岁,不懈于求索,也不屑于计较应是其长寿之道。愿老先生如松柏长青,以期今后更多的聆听教诲。

回顾这些讨论与争论,都是岩土界具有方向性或者具有广泛工程实际意义的问题,人们相互间的切磋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与认识。基于土的工程性质的复杂性,土工问题有很多不准与不确的问题,讨论、争论与辩论是取得真知的途径;争论而无果,可以存疑,无须定要论出对错与胜负。诗经的《国风·卫风·淇奥》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曰:“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即使经典如《论语》,记录的是圣人之言,其中有圣人之言,有师生间的问答,也有师生间的辩论。

学报应敢于和善于组织讨论与争论,作者间应乐于讨论与交流,读者也应参与这些环节。

-参考文献

[1] 濮家骝,李广信. 土的本构关系及其验证与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1986, 8(1):47~82

[2] 李广信. 关于土力学理论发展的一些问题-兼与杨光华同志商榷[J]. 岩土工程学报,1991,13(5):91~98。

[3] 李广信. 土的清华弹塑性模型及其发展[J]. 岩土工程学报(黄文熙讲座),2006,28(1):1~10,

[4] 李广信. 岩坛六弊. 岩土工程界,2006,9(3):20~22

[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S]. 199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陈愈炯,温彦锋.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J].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2):139~143

[7 ]魏汝龙. 总应力法计算土压力的几个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17(6):120~125

[8] 魏汝龙. 基坑内外的水压力与渗流力[J]. 岩土工程界,1998年,10(1):23~25

[9] 李广信. 基坑支护结构上水土压力的分算与合算[J]. 岩土工程学报, 2000,22(3):348~352.

[10] 沈珠江,基于有效固结应力理论的黏土土压力公式[J]. 岩土工程学报, 2000,22(3):353~356

[11]陈愈炯等.关于“渗流作用下的坝坡稳定有限单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3,5(3):135~141.

[12] 毛昶熙,李吉庆,段祥宝.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有限元计算[J].岩土工程学报, 2001,23(6):746~752

[13] 陈祖煜.关于“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的有限元计算”的讨论之一[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394~396

[14] 陈立宏,李广信. 关于“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的有限元计算”的讨论之二——兼论边坡稳定分析中的渗透力[J].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396~397

[15] 葛孝椿. 关于“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的有限元计算”的讨论之三[J].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398~399

[16]毛昶熙,李吉庆,段祥宝.对“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有限元计算”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 399~402

[17]沈珠江.莫把虚构当真实——岩土工程界概念混乱现象剖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25(6):767~768。

[18]李广信. 论土骨架与渗透力[J].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8)(8焦点论坛):1522~1528

[19]李广信. 关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2):2322~2326